2005/06/11 | 端午节的回忆
类别(灿烂阳光) | 评论(0) | 阅读(96) | 发表于 12:57
今天是端午节,早上醒来的时候,忽然对这个节日的记忆清晰起来。那时平时家里是不吃粽子的 ,只有这一天才开始吃。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妈妈就开始准备包粽子,材料很简单,就是买粽叶和马莲(不知道名字写的对不对),新的要放在锅里煮,旧的要开水泡泡旧好了。泡上一盆米(米要提前泡好),一般是糯米,后来也包黄米(就是黄色的小米,粘粘的,妈妈最喜欢吃 )。叶子和马莲放在有水的盆里,包好的粽子放在小桌子上(就是家里以前吃饭用的小方桌),因为一年只吃一次,所以会包很多 ,我记得小桌子上堆的像一座山。然后,爸爸开始烧火,粽子要煮一个下午,才能煮好。煮好了会放在几个盆里,留着以后吃,要吃很久。农村没有冰箱,煮好了用凉水冰着,一天换一次水,还要隔天煮一次,防止变坏。吃完粽子的叶子也会用水洗好,挑好的留着,晒干了挂在门旁,明年端午节再用。
端午节的早上,妈妈会早早起床,把蒿子放在门上(每个门都放)、水缸里,然后热粽子,同时在粽子锅里煮上几个鸡蛋,通常是每人一个鸡蛋(那时鸡蛋很奢侈,只有生病或者这时才有吃的 ,平时都是卖了的)。在天亮以前妈妈会叫醒我们,说吃了这样的鸡蛋不会肚子疼,必须在天亮以前吃才有效。洗脸的时候放在脸盆里,有时甚至梳头时梳在辫子上,闻着清新的气味很舒服。我更小的时候还带过五彩线,有的小孩还有香包,我特别喜欢香包,曾经去拣别人丢的香包,可是妈妈说什么都让扔掉,妈妈解释过了好像是不吉利,我也记不那么清楚了。
离开家后,有了自己的小家,从来没有包过一个粽子,既包不好,也吃不了多少,想吃街上买,什么时候都有卖的,超市还有速冻的。甚至很多习俗在记忆里都模糊了,端午节似乎离我很遥远了,在家时只吃过妈妈白米的粽子,没有往里面放东西的习惯,吃的时候,放上糖,再做一个豆角的菜,就是很幸福的事情.而到了这里,超市或者街上卖的粽子有很多种馅,比如豆沙、红枣、菠萝、肉、八宝、花生等等十几种。
今天早上吩咐老公买了几根蒿子,放在门上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端午节了。

给老妈打电话,她很高兴说给你留粽子呢,来吃吧.妈妈也开玩笑了.给郑阿姨打电话,让拿粽子呢,啊!过了端午节依然有粽子吃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