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7 | 重拍《红楼梦》的争议(转帖)
类别(灿烂阳光) | 评论(1) | 阅读(118) | 发表于 22:43
<BR />
  重拍《红楼梦》注定是万众瞩目的文化事件。

  旧版《红楼梦》文化感召力可谓历久弥新,连绵不绝。我想,对于重拍者来说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固然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或许还是在面对经典时的"谦卑之情"。

  或许有人说,旧版《红楼梦》在资金匮乏、科技孱弱的时代都能拍得惟妙惟肖、有声有色,几成绝响,我们现在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先进的科技手段,有什么理由不能拍得更好?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对于一部影视作品,尤其是像《红楼梦》这种以幽微人性展露世态人情、书写时代大势的影视作品来说,技术理性恰恰是它最大的敌人。必须要明确,我们想要看的《红楼梦》是大观园里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浅吟低唱、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愁和豪门恩怨,而绝不是靠炫目的特技打造的超级风光片。

  如果是后者,那就真的相见不如怀念了。

  笔者所言的"谦卑之情"就在于拍摄者在拍摄时对于技术运用的谨慎———这或许能提高拍摄效率,但势必挤压人性彰显的空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时代背景的呈现、人物关系的探询和体察、情节逻辑的契合和演进上。在《红楼梦》这部文化巨著面前,所有演职人员,都应该放下身段,"低下去,低到尘埃里",先入戏再演戏———一种对观众的谦卑,对文化的谦卑,更是对历史的谦卑。□张若渔

  反对 不过是穿上新马甲的申公豹

  梨园界有一句老话,叫做"生书熟戏",意思是说听说书的要听新故事,听戏的要听熟悉的,前者满足对故事情节的新鲜好奇,后者可以对戏文及演员表演慢慢咂摸品味。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其章回体本身就是为了设置悬疑,引人入胜。作为根据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其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是争取收视率不可或缺的拍摄要素。到底有多少人会对已有的形象定位和耳熟能详的内容来持续锁定频道呢?

  《封神演义》里有一个申公豹,他是姜子牙的不肖师弟,他的生理特征很有个性,他脸向后长,眼睛朝后看。笔者认为,重金重拍古典名著,不过就是申公豹穿上了新马甲。我们所处的变革时代,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沛的精神资源,作为艺术家,应直面现实生活,勇于创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而不是一味向申公豹一样眼睛向后,就算祖先的作品再好,也不应在现实的锅里炒老祖宗的冷饭,尽管加上高科技的作料。

  名著本身的博大精深,保证了它们有足够的内容与内涵被重拍、翻拍、从不同角度拍。但是,在娱乐多元化的今天,再想创造当年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只是一厢情愿。用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资金去制作早成定论、为人熟知的经典,是多此一举的浪费。眼睛向后的申公豹,就算穿上新马甲,他也只能看到自己的屁股和脚印。重金重拍名著之风可以休矣。 

观点2:
关于红楼梦,目前最火热的话题无疑就是关于11月份即将开拍的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了。这个事实在网上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认为85年的电视剧已是经典最高之作,现在再拍,无异于东施效颦,浪费了钱反招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自不能与红楼梦比,新版射雕英雄传尚且拍成那样,那有这么多红学家红迷痴迷的红楼梦,更是不允许玷污了。

我之前也是反对重拍红楼梦的,85版是一群老艺术家呕心之作,其精致与艺术高度,与现今电视剧快餐商业的特征,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我也生怕这么好的东西被人活生生糟蹋。

不过,我在仔细看了原著和85电视剧后,观点就有所改变了,电视剧的确是经典,但是在剧情上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一些虎头蛇尾。

这里,有一个矛盾之处,高鹗曲解了曹公,电视剧曲解了高鹗,但是,电视剧的结局却是和曹公的原意一样。

电视剧的拍摄当时是由曹禺等一批老艺术家进行指导的。他们自然知道高鹗曲解了曹公的原意。曹公借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说透露了故事的结局"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可是高鹗却以贾兰登第和宝玉有遗腹子来表明贾家还有复兴的可能,完全不是"呼啦啦似大厦倾",这是最大的不同。各钗的命运,曹公在宝玉梦游仙境时早就揭露,可是也被高鹗写的面目模糊。

而在85电视剧里,却完全体现了曹公的想法,让繁荣的贾家在一集中轰然倒塌,各钗也各得其所。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视剧里前30集都是前80回的内容,而只有6集是后40回的:艺术家们太不赞同高鹗的续写了。

所以,虽然我觉得85电视剧结局没有遵循原著是有理由的,可以理解的。这不能算作这个版的不足之处,反而是一大特点。

个人认为85电视剧不足之处表现在:

1. 纯粹写实,忽略了对"孽海情天"的描述。这是红楼梦最精彩的部分啊!宝玉原是神瑛侍者,黛玉是绛珠仙子。那块玉是有灵性的女娲补天之玉,借神瑛侍者到繁华世界走一圈。各钗也都是孽海情天中的一员。宝玉最后也是知道自己不是凡人的,如此等等。而85电视剧完全摈弃了这些,纯粹就是凡人出生,成长,病死,没有灵性,没有顿悟。这是旧版的第一大憾处。

2. 结局几集太过仓促,虽然结局与原著不同可以理解,但是收尾的太过紧急,一个很大的变故往往只用外人一句话就带过了。就用第35集一集来表现大厦倾到的过程,让我觉得太过矫情,反而入狱后的一些事情说的很详细,比如小红和贾芸的结局,让人不知轻重。元妃的死也不明不白;贾雨村最后被贬为民,可电视剧中确是被押入大牢,而押他的人竟是当初葫芦庙里的那个小沙弥,也是贾雨村刚当官时的门人。而贾家的倒塌,却是贾雨村告密直接引起的,这样贾家—贾雨村—小沙弥这个链子就可以揭示官场的勾心斗角,私欲熏心的现实。不过,电视剧中这一表现太过于做作,不好不好,完全可以设计的自然一些。

如果,新版电视剧能弥补这两个缺憾,就很不错了。现在,我有些期待了,因为新版就会着重描述"孽海情天"的景象,还会有宝黛两人投生之前的描写呢。

新版完全遵循原著,虽然原著本来就前后矛盾,不过,高鹗的续写已经很不错了,保持原版的完整,应该也算是新版的一大亮点吧。

但是对新版,我也有很多担心,我想它在演员选择,演员服饰和化妆以及剧中的音乐上,都是远远比不上旧版的。只希望演员不要太丑,服装不要太乞丐,妆面不要太脏,音乐不要太离谱就可以了。现在的电视剧在精致和艺术性上,早已失了最后的一丁点耐性。

虽然西游记续集让我失望透顶,但我现在还是对新版红楼梦持期望态度。
以上转帖.

我也并不看好新拍.很多新拍的效果很差,人们总是不自觉的去对比.现在的节目炒怍的嫌疑很大,不过看制作人员很强大,也许有戏?那演员不要选择新面孔最好,有些名人真的不适合演绎名著,可能会糟蹋了.还有一点现在很难花4年时间去拍一部片子.现在的都是速成的.会有差别的吧.现代技术尽管很高,可是人物内心的展示是这本名著的魂,抓住了魂,拍好了也不难.
0

评论Comments